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_18. 018 领证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18. 018 领证 (第1/5页)

    吃晚饭时,谢铮忽然问:“书玉,家里缺粮吗?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关心起这个了?”宋书玉夹了一筷子韭菜炒鸡蛋,真好吃。

    谢铮回来就是好,他们家的伙食都上了一个台阶。家里没肉,她妈都要炒几个鸡蛋。

    谢铮笑得有些得意:“鲁斌说,过阵子,粮站有一批陈粮要处理掉,问我要不要。”

    现在刚过完年,水稻还没播种,倒是冬小麦已经长到膝盖那么高了,很快就要抽穗结果收获了,到时候会有一批新的小麦入库,所以要倒腾一批陈粮出来。

    不过哪怕是陈粮,在这年月也很多人抢着要,没门路可弄不到。

    她讶异地挑眉:“你什么时候跟鲁斌关系这么好了?”

    她记得上辈子这两个人没有交集啊。

    谢铮避重就轻:“就今天认识的,一见如故,他明天请我去国营饭店吃饭,中午不用做我的饭。”

    又是粮食又是请吃饭的,肯定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不过鲁斌这时候还没什么劣迹,谢铮跟他交好也无妨。只要不是什么大恶人,宋书玉都不会过问谢铮的交友情况。

    她点点头说:“咱们家的粮食勉强够吃,不过多一点当然是更好。你看吧,要是价格合适,可以买一些,咱们家吃不了,也可以让给宋叔和桂花婶子他们,卖个人情。”

    他们家人少,而且四个都是上工挣工分的,宋书玉又能干,拿的工分跟男人一样多,农闲的时候她还会参加公社组织的挖沟渠、修建堤坝等活儿,所以他们家的口粮不是很紧缺。

    但这年月谁会嫌粮食多啊。

    因为缺少油水,糖也是稀罕物,乡下人几乎只靠一日三餐补充体力,加上农村都是体力活,所以这会儿的人特别能吃,七八寸的大碗,苗秀英一顿都要吃满满一大碗,宋书玉和刘桂芝、谢铮则要吃两三碗,很多壮年男同志吃得更多。

    宋书玉见过一个大叔一顿吃了七八十个汤圆,满满一大锅,而且自家包的汤圆大,一个能顶后世超市里卖的两三个那么大。

    吃这么多,也长不胖。

    宋书玉只有九十斤出头,而且因为身上的肌肉紧实,没有赘肉,看起来还有些瘦,不了解她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。

    谢铮见宋书玉有意,便说:“那我明天问问他数量和价格。”

    “成,等你这边有消息了,我再问问宋叔和桂花婶子。”宋书玉扒完了碗里最后一口饭,又起身添饭。

    因为回家晚,吃过饭已经不早了,刘桂芝将谢铮赶了回去睡觉,一家人也早早地歇下了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十点多,谢铮在供销社前跟鲁斌他们汇合。

    除了鲁斌,还有昨天那三人小伙子。

    鲁斌一一给谢铮介绍:“都是我的兄弟,刘刚,他爸是肉联厂的,以后想吃肉找他。邹进,他妈是棉纺厂的,要是缺布找他,马卫国,他妈是卫生院的护士,这个就不用找了。”

    最后一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。

    马卫国不服气:“斌哥你啥意思,歧视我啊?”

    “就歧视你,要找了你妈,回头我们回家还要挨一顿,伤上加伤。”鲁斌是个性情豪爽的人,他揽着谢铮的肩膀说,“谢铮,我新认的兄弟。”

    谢铮大大方方地跟他们打招呼:“谢铮,京市来红云大队插队的知青。如果大家需要捎带什么京市的特产,例个单子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兄弟就是痛快。”鲁斌很满意谢铮的爽快,笑着说,“走,去国营饭店,我让平叔给咱们留了大肘子、酱牛肉。”

    一行五人进了国营饭店,因为时间还早的缘故,里面一个客人都没有。

    不过鲁斌几个显然都是熟客了。

    服务员热情地招呼他们:“斌哥,你们来了,还是老规矩?”

    说着眼神好奇地打量着谢铮。

    鲁斌介绍:“这是我新认的兄弟谢铮,小徐啊,以后照顾点。”

    小徐冲谢铮点点头,问:“除了红烧肘子、酱牛肉,斌哥,你们还吃点什么?”

    “今天有什么?”鲁斌抬了抬下巴问道。

    小徐说:“水库那边送来了一批鱼,可新鲜了,都活蹦乱跳的,斌哥要来一条吗?”

    “那来一条红烧鲤鱼,别的再来个青菜吧。对了,有汤吗?”鲁斌问。

    小徐笑道:“有的,排骨海带汤。”

    “行,也来一份,另外拿瓶酒过来。”鲁斌很快就点完了菜,虽然只有四菜一汤,可三个都是大荤,可见他也是下了血本。

    等待上菜的功夫,五人又聊起了昨天的事。

    刚子几个没能打赵文军一顿,还有些不爽:“斌哥,回头咱们再找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