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红楼+聊斋]化气为始_第2章 第二回(修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章 第二回(修) (第1/2页)

    却说胤礽问到老管家,父亲贾敦如何处置李家事。

    只听管家严路娓娓叙道:“老爷修书一封令人送予李老爷后,再没来往过,李二姑娘下葬次日,李家送回了大爷的庚帖,开祠堂以犯七出之条为由休了李夫人,那何外甥也被赶出李家,其中涉及一干下人皆被发卖。”

    管家略略几句道完李家结局,其余毋需赘述,想必大爷也能明白个中深意。

    胤礽自是了然。

    一则父亲与李老爷的二十多年情谊断于此;

    二来李夫人被休弃归家,名声尽毁,娘家人多半不容,日子好不了;

    至于何外甥,不管世人是否知道他与李二姑娘无媒苟合,于他仕途都大不利,李老爷是顺天府通判,为官者,在诸多世人眼中即权威典范,如此人物休掉的妻子,必是犯有大错,何外甥有此祸家长辈,家教可见一斑,

    自命清高者不屑为伍,眼明心亮者也会审时度势,保持距离……无人结交、相助又无家财支撑,其官场路顺畅不了,

    若他无媒苟合、背负一条人命之事曝出,那“官场路”更无从谈起。

    此事到此,也算有始有终,其余诸事与贾家无关,不必浪费精力。

    “都下去吧,其余事务明日来回。”胤礽仰面闭目靠在浴桶中,两人称是,后只听脚步声和衣物窸窣声。

    及至两人走到院中,兆利跳脱的声音才急急传来,“严爷,那外甥孙子如何了?大爷不计较,小子们可忍不了!”

    又听严路慢声细语的劝阻声,“我的小爷欸,用不着您老操心,那起子小人日子难过着哩,李夫人要回乡,娘家不认,只跟着外甥在城外赁了个小院吃她的嫁妆银,生活艰难,那外甥也不知是愧疚还是后悔,日日酗酒不出门子,姨甥两个你嫌弃我我抱怨你,整日鸡飞狗跳的,今科怕是难喽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的声音越走越远,隐约能听见兆利的一两声笑骂。

    胤礽一直泡着,加了两次水才浣洗起身,用饭后沉沉睡了一觉,次日早起到母亲院中晨省。

    “怎地不多睡会儿!”贾林氏先是嗔怪一声,也不待胤礽说话,拉他坐下,传早饭,如往常一般说他瘦了。

    胤礽安心受用,笑道:“每次还家,母亲都说儿瘦了,总的不说百次,也有几十次了,那儿怕是瘦成纸片了,大风一来,人就刮飞了。”

    “休胡说!”贾林氏板了脸,“呸呸”两声,哪有自个咒自个的,玩笑话也不许说!

    母子两个对视着,不约而同又笑起来,贾林氏对儿子嘘寒问暖、胤礽问候父母身体安康否,下人摆好饭,胤礽主动说起此行外出途中的风土人情。

    这一趟他去了关外,原打算去看看大清的龙兴之地,可惜,终是失望,大兴始终不是大清,关外行宫、故人等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今次,他亦如往年。

    一路游历,每到一地先游历名山大川、了解民生,若是遇到有缘人,便结交一两个,离开时购入当地特产、多产之物,或到下一地货出,或着人运回自家铺子售卖,如此循环。

    “……此行还去了草原,策马奔腾,好不畅快,儿特地让同行的厨子学烹制烤全羊,带回了马奶酒,待父亲休沐归家,父亲与母亲也尝尝这特色风味,看看与都中有何不同”

    贾林氏笑着点头,似听得入兴,不时给儿子夹菜布粥,低头垂眸间隐去不舍和心疼,她知儿子哄她高兴,尽挑好的说,路途遥远,哪能没艰辛危险。

    昨儿看了儿子带回来的十几张新制狼皮,她就知道了这一路定是不太平,为此还落了泪,要不是嬷嬷劝着,今儿都见不了人。

    “这一路可绘了画?”儿子孝顺,每到一处,都会画下当地的名山大川、风土人情带回来给她与夫君观看。

    夫君喜欢的紧,常挂在书房里,负手捻须不断品味,他们夫妇可是真真是“不出门便知天下事”,为此,不管是她出门应酬,还是丈夫参加文会,只要有人提起便能应上一二,得了不少脸。

    画自然是画了的,只是“还未装裱,待兆吉送去装好便给母亲送来,箱底有一些受了潮,怕是要让母亲等一等了。”胤礽解释道。

    此次也是下面人经验不足,草原上夜间露水重,当时没发现,回程兆利收拾、清点东西,才发现墨都晕开了,少数能用,有部分怕是要重画了

    贾林氏倒是无碍,只笑说不急,慢慢来别累着,儿子今次出门时间最长,画肯定不少,就是少了一些,夫君家来能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