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静的梅河_44-49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44-49 (第1/7页)

    四十四

    上午,张梅正在看报表,梅雨在休息室吸烟。张梅的干姊妹,四妹何丽打电话给张梅。何丽:“三姐,忙什么呢?”张梅:“哪忙什么,在看报表呢。”何丽:“三姐,我看你别太累了,到我这里喝茶吧,和三哥一块来,放松放松嘛。”张梅:“我和你三哥一会就过去。”

    张梅进到里屋,休息室里烟雾缭绕。张梅说:“你就不能少抽点烟?四妹让我们去喝茶,你去不去?”梅雨说:“有请喝茶的,当然去了。”

    何丽家是沂水农村的,她十几岁的时候,父亲就故去了,所以她小时候家里很穷,她就姊妹俩,还有一个妹妹。

    她十七岁的时候,就到临河市打工,一个人拼打。后来看到临河市的一家火锅店,叫大胖火锅,生意红火。几年来,她打工攒了点钱,又向亲戚朋友借些钱,就在沂水开了一家大胖火锅店。火锅店很成功,挣了不少钱。后来,她又回到临河市开了一家高档饭店和茶馆,饭店和茶馆紧挨着。

    但她时运不济,饭店和茶馆刚开业,门口修路,把路两头都堵死了,所以,她一年赔了一百多万。现在,路修好了,她的生意也兴隆起来。

    她是一个关系通,会拉关系。来她饭店吃饭的那些当官的,她都能拉上关系,逢年过节送礼拜访。这样一来二去,别人办不成的事,她都能办成。那些领导也愿意到她的饭店吃饭,所以,她的生意也红火起来。

    尽管她的生意做得很好,可她的老公不原来他她这里帮忙,仍旧在房产局上班。

    因为她和张梅的经历很相似,所以,姐妹俩走得很近,也是无话不谈,是知心姊妹。

    梅雨和张梅走进茶馆,何丽迎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啊呀,”何丽说:“您两口子可真难请呀。”

    张梅说:“难请什么,这不来了么。”

    他们进了一个单间,进来一个小姑娘来沏茶。

    何丽穿一身蓝色衣服,齐耳短发,姣好的面容,气质优雅。

    小姑娘沏好茶,就出去了。

    何丽说:“三哥,这段时间怎么瘦了?”

    梅雨说:“这段时间忙,加上拆迁房子,有点累。”

    何丽说:“我说嘛,让你们来我这里放松放松。我给你们说,人闲着不行,累着也不行。人就要八小时工作,八小时睡觉,八小时休闲。该放松的放松,该休闲的休闲。不行,出去旅游,爬爬山,住住农家小院,那才叫放松休闲。”

    张梅说:“何丽呀,就你能说,你说这批发部一摊子,零售店一摊子,你三哥整天和他那些朋友喝酒,你说我能闲得住吗?”

    何丽说:“是呀,要说累,我也累,早晨四点钟,天黑黑的,我就起来买菜,你说,你们比我累吗?好歹你们是两个人,遇事还有个商量。可我呢,一个人单挑,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梅雨说:“不如叫四妹夫下来给你帮忙,上班拿那点死工资,也没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唉!”何丽叹口气,说:“人家才不下来呢,他说两口子在一起干,容易闹矛盾吵架,不如各干各的,互不干涉。你说,我们就一个女儿,我跟他说,要个儿子吧,他说什么,要要你跟别人要去。你说就这么一个人,有什么办法?不谈这些了,老五刘艳萍一会过来,说让咱们给她想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张梅问:“老五怎么了?”

    何丽说:“你们还不知道吧,五妹夫刘瑾被公安逮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张梅有点着急。

    何丽说:“你们知道,老五做服装生意,刘瑾搞了一个采摘园,买地皮、建鱼塘、修公路,建别墅,建各种果园,还有很多,反正投进去一千多万,到现在,一点回收没有。那天我遇见刘瑾妹妹,我问她,你哥搞得采摘园怎么样了?她说,俺就见他天天拾鸡蛋、鸭蛋。还有,刘瑾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子,就住在采摘园里,都生了一个女孩了。前段时间,燕萍找了几个人,去把刘瑾和那个女的打了一顿。最近,燕萍又到当地派出所告刘瑾重婚,派出所把刘瑾的妈妈找去,问他的妈妈,你儿子是不是又找了个女的?他妈妈说,是呀,这个小该死的,又找了个小老婆,还生了个小女孩。派出所录了音,这就是证据。”

    梅雨说:“燕萍也是,不行,离婚算了,这弄到派出所,再弄个重婚罪,这事不就弄大了吗?”

    何丽说:“燕萍咨询过律师了,他们现在就剩下三套房子,钱没有了。燕萍说,刘瑾那里,还有很多铜钱、古币,值一千万,但燕萍没有证据。律师说,没有证据,古币的钱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