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是戾太子_第12章 三个数字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2章 三个数字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殿下请讲。”

    桑弘羊记忆过人,刚才在总结摘录之时便已对那些结论了然于胸,自觉不惧太子提的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刘据见他如此淡然,倒也没说什么,而是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:

    “第一个问题,现在天下所有的流民数量占总人口的几成?”

    “第二个问题,如果要将这些流民徙往西域,朝廷需要花出多大的成本?”

    “第三个问题,在不考虑商贸、战乱的条件下,仅仅是通过在西域屯田来填补这些成本,需要几年?”

    这与其说是三个问题,不如说是三个用来做决策的数字。

    刘据当初提出西域屯田、通商的政策时,便已经想到了以这些举措来缓解国内的经济矛盾。

    只是没料到,这个时代存在的问题远比自己想象得更可怕!

    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类燃眉之急,只怕这世道会更糟。

    别忘了,武帝在之后的几年里,依旧会穷兵黩武、四处旅游。

    有这尊大佛在,自己也不敢作死唱反调,否则就是前功尽弃。

    刘据恨自己穿越时只带了个脑子过来,甚至感觉现在脑瓜在嗡嗡作响。

    也罢,只能凭已知的信息和自带的判断力,走一步是一步了!

    桑弘羊听到太子抛出来的问题后愣了一下,此前无论是朝会还是进宫议事,很少有人讲起过类似的话。

    作为为武帝服务的大农令,他遇到的更多是诸如“如何提升国库收入”、“百姓不交税怎么办”这类事。

    不过桑弘羊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天才,也对西汉经济了如指掌,此时早已在竹简上推演计算起来。

    经过一段时间的刻刻画画,他大致想到了答案。

    “启禀殿下,关于第一个问题,臣有了结论。目前我朝各郡县总人口,按照户籍归档可查者共三千余万。其中流民数量未曾统计,但臣根据大汉建国初期到现在的粮食产量、佃农数、官宦豪强府中的奴婢数……估算出现在有将近两百万左右的流民。”

    两百万……流民数量达到天下人口的百分之七。

    刘据相信桑弘羊的判断,毕竟在这方面,对方比自己更专业。

    他隐隐觉得这是个不太妙的比例。

    但他更关注的还是后两个问题,便示意对方接着说下去。

    “第二个问题,得结合我们的屯田政策。初期从全国各地迁移流民到西域需要时间,也需要财力。按照一个成年人一月一石半的口粮标准,结合路上的各种支出,再加上初到西域后也需要等待粮食成熟,有一定的时间成本……”桑弘羊顿了顿,随后缓缓给出了一个答案。

    “臣粗略估计需要一千两百万石粮食,约合六十多亿钱。”

    噗——唔!

    刘据差点没把嘴中的茶水喷出来。

   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如今他参与大汉的经济决策后才感觉到,每一笔钱烧得都让他心疼不已。

    大汉每年的国家财政收入也就四十亿钱……

    而武帝的私房钱都是给他打仗、巡游用的,不到万不得已,自己还不至于头铁去动这笔钱。

    况且现在也不是什么富庶年代,粮价还起飞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