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章 刘胤 (第1/1页)
大坤·松江府·申海 嗡—— 伴随着悠扬的汽笛声长鸣,一艘烟囱里冒着滚滚黑烟的远洋客轮,缓缓驶入热闹的港口。 港口的海风吹拂脸庞,嘈杂之声在耳中乱响。 一个身材修长的青年拎着一只旧行李箱,刚一下船便怔怔地站在原地,身体有些僵直,神情略显呆滞。 他眼神迷离,言语也不曾说, 好似一根呆呆的木桩。 “瞧,那人没辫子。” “看他穿那衣裳,像是在洋行做工的大班。” “呸,什么狗屁大班,又是个假洋鬼子!在前些时,这等数典忘宗的货还敢冒出?怕不是早被侠拳的人给吊起来点天灯了!” “嘘——,小声些,现在官府到处抓拳匪,你想被砍头?” “他们不是匪,是...” “慎言,慎言,抓紧做工吧,多搬多赚,莫谈国事。” 附近一些在码头卖苦力的汉子们因青年的衣着外貌而议论,不时投过去“不屑”、“鄙夷”、“憎恶”之类的目光。 青年对于汉子们的指点没与理会,本地方言不通是其一,习以为常是其二,更因为他现在整个人心乱如麻, 迷茫又震惊! 思绪如潮水般涌动... 中土神州, 物华天宝。 诞生了璀璨的文明,也养活了无数百姓,更上演了一次次王朝的兴衰更迭。 时至今日, 大坤朝廷统治中土已有将近二百多年的光景。 数十年前,突遭噩耗。 诸夷的坚船利炮叩开了国门,让一直自诩为天朝上国,紧守着闭关锁国之策的大坤颜面尽失。 拟订条约、割地赔款、划分租界...种种屈辱不胜枚举! 上至衮衮诸公,下至贩夫走卒,皆是美梦破碎,也使整个中土诸夏吹进了洋风,山河乱象渐起。 千载变局,风云激荡。 朝中不乏有识之士,提出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之策。 如此,整个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“师夷运动”! 访选各州、府、县的聪颖幼童,远赴重洋学习诸夷之“长技”,便是其中一项。 而刘胤,就是在那时,在自家叔叔的安排下,被家乡族老举荐给了当时的县令,入选成了最后一批“留洋幼童”中的一员, 且还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军校生。 一眨眼, 十五年过去, 他已是青年。 此番回国,就在轮船即将靠岸之际,他整个人,应该说是想法,发生了很大的变化! “穿越?前世?真耶?假耶?似真似幻、似曾相识,又似是而非...”他自顾自呢喃着,眉头紧锁,拎着行李箱的手也愈发握紧。 “...真特么操蛋!” 最后突兀的这么一句,俨然证明,另一重记忆已与现在两相交融,逐渐清晰明朗。 刘胤的眸子微眯,心道: ‘这是穿越夺舍了?还是孟婆汤里掺了水,以至于我现在有了前世记忆?不,我又没死,应该属于后者,是前世,前世挂了,我获得了前世的记忆...但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当下。 怎么会这么像? 也是一个异族入关统治的屈辱朝代,各种结友邦之欢心的条约签的是只多不少,前几年也有一次水师的大惨败,也特么有一个垂帘听政的老妖婆!最近的大事件是侠义拳扶坤灭洋,导致诸夷联军入侵京师... 日!这尼玛不就是我鞑清的翻版吗? 除了一些细枝末节,其它的都大差不差。’ 刘胤的脸色稍显不自然。 多了另一世的记忆和种种知识当然不算坏事。 震惊的是,另一重记忆中的一切,尤其是那“相似的近代史”和未来时代的发展变革,都对身处于这个时代的“他”来说实在太过不可思议! 迷茫的是,记忆的相融,开阔了他的眼界,提升了他的思维,所以接下来他该如何?是继续按照原本的打算,还是再做规划? 好在他也不是什么乡野小民,以往的经历使他颇具城府。 深呼吸了一口气,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,迅速镇定下来。 ‘先安顿下来是最重要的,其它的再说。’ 心头想法闪过,刘胤有了打算。 船上下来的最后一批乘客是一伙高鼻深目的洋人,他们之间叽里呱啦的洋语刘胤听得懂,正好也被欲离开码头的他听了个完整: “听说这就是远东最繁华的城市?” “是的,伙计,我保证你会爱上这个地方。” “可是我听说这里的人都很野蛮,不久前很多绅士和牧师都被这里的野蛮人杀害了。你瞧,他们还留着猪尾巴一样的辫子。” “我们的军队也狠狠教训了他们,不是吗?听我说,放松点伙计,他們的官府会保护我们的,在这里我们是最上等的人,那些低贱的猴子都会仰视我们。而且在租界内,你听说的那些可怕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。” “希望一切都像你说的一样。” 洋人们用高傲的目光看着码头上他们嘴中所谓的“下等人”,其中也包括刘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