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630章 大水要冲龙王庙 (第1/2页)
李继易带着郑氏嫡女,登上了西行的水师战船,去兰州府的渭源县就任知县。 因为,那里汉胡混杂,民风膘悍,恶性杀人案层出不穷。 和李继易同时动身的,还有一个合成营的新军。 为了掩人耳目,这个营的新军,名义上是奉命剿匪。实际上,就近保护李继易。 没办法,皇帝的儿子还不多,能接位的也就六个而已。死一个,就少一个,皇帝根本就输不起。 李继易坐在船舱里,仔细的翻阅着渭源县的材料。 兰州,以前叫金城郡,三国时董卓和马腾的老巢。 如果不是李中易征服了党项一族,此时的兰州恐怕还是党项人的盘中餐。 渭源县境内,有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,这就意味着具备了发展水运的条件。 作为皇帝的长子,李继易心里很明白,如今的帝国,格外的重视水运和海运。 原因很简单,水运和海运的成本,比陆运低了几十倍。 无论是运兵,还是运货,走水运的成本最低,也最不扰民,这已经成了帝国上层的共识。 渭源县的总户数为九千户,这仅仅是在籍的人口而已,县里的流动胡人至少超过了两千。 在帝国的西北地区,汉胡杂居,早就成了常态。 只是,以前胡人们占据着优势,显得异常的骄横。 如今,大汉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,胡人早就不敢嚣张了。 不过,胡人们吃肉长大,喜欢饮酒,在边县拿刀闹事的事儿,着实不少。 一个合成营的新军,满编有三个步兵队,一个炮兵队,一个工兵队,一个后勤队,一个警卫排,一个传令棚,总共七百余人。 战斗力强横的这么一支队伍,被皇帝派来保护李继易,其中的珍爱,是不言而喻的。 李继易合上卷宗,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二弟李继孝。 李继孝被安排去了归州的秭归县,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穷县,总户数仅为五千。 李中易的安排,可谓是煞费了苦心,大儿子去了黄河上游的小县,二儿子去了长江上游的穷县。 渭源县户数多,人口也多,但是黄河没有直通出海的商路。 秭归县户数少,但是,货船可以直下长江口。不过,西陵峡异常之险峻,水流湍急,很容易翻船。 客观的说,就两个县的自然条件而言,李中易还真做到了一碗水端平。 可怜天下父母心,难为死李中易了! 虽然说,手心手背都是肉。可是,真正做得到一碗水端平的父母,又有几人?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,儿子们之间的反目成仇,往往是当爹的长期处事不公造成的。 从本心而言,李中易既想把皇位传给最适合的儿子,又不希望兄弟相残。没办法,他要的太多了,只得夹缝里求生存了。 战船一路西行,到了洛阳境内,就只能弃船登陆了。 没办法,黄河与长江不同。长江几乎可以做到全流域通航,三峡险归险,还是可以勉强通船的。 黄河就不中了,黄河的上游和中下游,是无法直接通航的。 而且,黄河的冬季全面封冻住了,长达五个月之久。 李继易乘马车往西走,一路上都可以见到,皮肤黝黑的工奴们,挥汗如土的加宽加固官道。 如今的帝国,主要是利用南洋和高丽国那边抓来的几十万工奴,修筑加固南北和东西的几条主要官道。 据李继易所知,东西走向的主官道,主要是从兰州到开封一线。 李中易解释过其中的战略意义。只要是主官道修好了,一旦西北有变,朝廷新军可以迅速的西调至洛阳,然后乘坐马车,在宽阔的官道,以一天疾驰两百余里的速度,赶赴兰州。 西北的马多,帝国军方在官道沿途都设了马站。马站和驿站类似,每匹马都只是跑一段路而已,就换了马接着跑。 真要是军情紧急的时候,一天急行军三百里,也绝对不是做梦。只是,要跑死一批马而已。 问题是,现在的帝国,真的不缺马了。往少里说,几百万匹放养的马群,肯定只会多,不可能少。 帝国的马政,完全没有官办的,全部都是从草原的各部落那里花钱购买的。 李中易深知官办企业之弊端。从汉朝开始,一直到清朝,所有的官办马场,无一例外,全都是严重亏损之后,还无马可用。 草原各部,多的是好马,缺的是棉布啊,钱啊,绢帛,茶叶,丝绸等物。 正好,朝廷不缺钱,也不缺少粮食等物,彼此互惠互利的交易,才有可能